愿化一捧黑土,只為綠意蔥蘢
高 瑩
大自然生生不息,教育亦生機勃勃。從教十余年,不斷探索,不敢停步,在道德與法治的講臺上,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亦自省自勵、初心不改、不斷追求教育的真諦。2018年7月市外中教育集團成立后到黃河路校區交流執教,擔任黃河路校區政治備課組長,現任黃河路校區九年級政治教師,班主任。
愛 不可抗拒的生命召喚
人民教育家于漪曾說過:“師愛較之于溫暖無私的母愛應有更大的格局,要心里裝進學生,裝進國計民生,裝進教育事業,裝進立德樹人的使命?!弊鳛橐幻嘀魅?,同時是思政課老師,更是肩負重大使命與責任。第一年當班主任,就接了九年級的住校班--九二班。身份的轉變,讓我和學生都不再是對方眼中原來的樣子,學生怎么有這么多狀況,班級管理怎么一地雞毛,我也不是那個愛和孩子開玩笑的溫柔老師了,壓力當即侵吞了興奮,責任覆蓋了榮光。他們也是我帶了兩年的孩子,關鍵時刻不能在我的手上發生失誤,我心急如焚,滿臉冒痘。幸好趙東紅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其他幾位班主任也毫無保留地分享帶班經驗,讓愛在辦公室激蕩。寬嚴并濟、恩威并施,協調好愛與責任的關系,再收拾好一地雞毛,調整狀態,我找回了自己,讓愛在師生之間傳遞。在愛與感動中,守望學生的生命成長。
美 熏陶感染中自然涌動
“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边@是我所聽過對“教育”解讀最美的一句話。萬物有靈,如何把知識變成美的種子,是我教研的重點方向。初入思品教師行業,認了李玉桃老師為師傅,我每次上課前都要先聽她的一節課,就這樣師傅帶著我,我跟著師傅。李老師溫文爾雅、和善、認真,看著她的背影,總想,我也要成為這樣的人。再之后,張文英老師的專業、尚艷麗老師的熱情、雷偉民老師的實在、李秉智老師的詩意……他們身上散發的“美”時時感染著我,促我成長,也讓我認識到:德育即“美育”。讓學生在快樂與美好的熏陶中健康成長,就需要在課堂上下功夫,我帶著學生“傳紙條”、“升堂審案”、開辯論會、才藝表演、講故事、朗誦等力求精益求精。課上,與學生談古論今、思維碰撞;課外,陪學生實踐探索、錘煉品格。就這樣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熏陶感情,同時也把美種到孩子們的心中,熏陶感染,自然涌動,變成長久的記憶,為孩子們打好生命的底色,增添生命的力量。
變 琢之磨之成時代新綠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思政課堂也應與時俱進。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立德樹人的關鍵,我深知道法小課堂要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思政課也可以很有意思。這種改變,需要琢磨,再琢磨:如何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全面發展?設計怎樣的社會活動,才能把課堂融入生活?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不破不立,必須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于是,我帶著學生做問卷調查,社會評論,給代表提建議,向祖國獻禮,進行原創試題競賽等等,通過體驗式、沉浸式的活動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人人參與,人人都有經驗和收獲,人人都是學習的主人。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學生總是給我驚嘆與感動,讓我更堅定了我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改變著我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局限于分數,更加注重學生的發展、變化,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讓學生成長為時代新綠。
教師托舉的是眾多學生的生命成長,必須一絲不茍,高度負責。我愿化一捧黑土,滋養教育森林,讓每個學生心中有夢,眼中有光,生命靈動,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