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種美麗的等待……
張方輝
古人云:“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作為一名從教十三年的教師,我敬重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工作,以恭敬之心履行自己的職責。2018年7月市外中教育集團成立后到黃河路校區任教,擔任集團英語教研組長,黃河路校區英語備課組長,現任黃河路校區九年級英語教師,班主任。
誓言?不忘教育初心
十余年間,我見證了外中的發展與成熟,也參與了外中教育集團這艘具有新生力航船的轉型和起航,我亦是深深地戀上了她的與眾不同。因為這里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能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展示平臺,教師也能尋到自己的坐標,涵養自身的獨特素養。
俞敏洪曾講,好學校就教一件事:教你一輩子學習和永遠跑下去。外中教育集團的老師無一不是在“授人予漁”的同時,慢慢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引導教育學生崇尚真善美,使他們擁有健全的人格,成為有志少年,迎風追逐夢想。作為其中一員,我愿與我的同仁在一起,堅守一顆信仰之心,懷揣一顆敬畏之心,保持一顆仁愛之心,把潤物無聲的愛,傾注在每一名學生身上,讓生命在自由快樂中幸福綻放。
謹記?做事知不足 教學不知足
知不足而奮進是我的追求,行不止塑品德是我的目標。一加入英語組這個溫情的大家庭,便邂逅了我的導師團——趙瑞平、孟春梅、高海霞、朱桂麗。大到人生感悟、教育理念,小至生活瑣事、教學困惑,她們對我傾盡其力,悉心扶助,這份恩情言之不盡。
作為教師,我喜歡借助讀書、撰寫文章、課題研究來豐富自身的教育經驗,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談及閱讀,對我影響較深的當屬《不做教書匠》,這本書為我詮釋了師者的意義和定位,引導我真正地理解教育的真諦。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關鍵問題研究》這本書則全面修正了我專業探究的路徑。至于魏書生先生的班級管理系列叢書始終指引著我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而努力。身為教師,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疑難雜癥”,我習慣了從書中找尋思路,之后通過團建一起做課題徹底破解謎團。在課題研究方面,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初中英語教研員張進的單元整體教學和教育集團副校長伍金榮的英語閱讀問題鏈探究對我的教研啟蒙影響至深至遠。今年我的課題《初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策略的實踐研究》更是得益于此。
感恩我所從事的這份職業,她能讓我的心底一直有一個聲音:知不足而上進!因此,我信奉“我來做”“我敢做”,但凡受命,必一往無前,無畏無懼,去沖鋒、去磨練、去思考、去開拓,我希望自己成為團隊中最努力的教師,眼中有光,腳下有方向。
感恩?“老班”的光環
入職迄今,最為感恩的當屬班主任這個崗位了。起初我擔心自己的生活會被繁瑣、忙碌的班級事務所充斥,慢慢的,當我認真關注學生的心智和動機,聆聽他們的需求和感受時,我開始接納他們種種匪夷所思的調皮搗蛋,理解他們荒誕不經的言行舉止背后的語言與訴求。我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有被愛的理由”。有問題時,不要質疑他們的品行,就事論事,不帶個人情緒,引導他們去承擔自己的行為。當你對學生是尊重、理解、肯定的,他們也一定會用相同的感情來回應你。
在班級管理中,我堅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因此我設置了不同類型的班級服務崗位,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強化其明事理、辨是非的觀念。我通過慈善和公益活動強化學生的愛心和善心。2017年9月我們八(1)班成立了愛心59+1基金會,通過愛心義賣活動籌集“愛心基金”,“積小善,成大愛”,我們用這些為數不多的資金幫助班內生活困難的學生,或者捐助騰訊公益平臺“水滴籌”。通過這種活動培養同學們積小善成大愛的理念。
作為班主任,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鼓勵、引導、關愛,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一樣交流、互幫互助、分享成功的快樂,使其健康成長并尋找未來的幸福。耐心等待,我相信自己的學生一定會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
教育的激勵、喚醒、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見影的,教育是需要等待的。當然,等待并非是完全地等下去,而是一種細致的觀察和深深的期待。春來草自青,靜下心來,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欣賞每個學生的成長,讓我們一起聆聽幸?;ㄩ_的聲音!